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反正盐户也是民兵。
他们手中也有武器,有这样的砸了也不犯法。
实际上收盐的地方和粮店全都强制性建设成隔壁,无论哪边有违反的,盐户们立刻就能知道。
另外杨信还规定只要盐户卖盐,盐场就必须收,同样只要盐户买米,粮店也必须得卖,当然,质量是另一套制度,掺假肯定是不行的,至于保证粮店的粮食供应,这就是上级的事情。现在江浙的粮食由粮食公司专营,如果不能保证盐场的粮店有足够粮食,那就是一级级找责任人,不过一般不会出这种事情的。
毕竟淮南本来就是主要产粮区。
而且这段时间以盐河为基础,又修建了大量的支线运河,基本上所有盐场之间都有运河通行,海州还是不冻港,海运同样方便,甚至就连盐场之间陆路交通都得到修缮,盐场的粮食运输根本不存在问题。可以说盐户什么都不用想,就是努力制盐,制的越多赚的越多,制的越多日子过得越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而且什么税也不需要他们交。
那盐户还不都乐疯了。
这时候两淮盐场都已经全部改良成新法,也就是淋灰或者削泥取卤,砖池晒卤,完全不需要煎锅,晒盐成本极低。
盐户根本不用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
要知道哪怕过去,盐户一丁正课也是二十引,而平均一户三丁,六十引就是六十石米,别说顿顿干的,就是一天三顿都可以,剩下余钱买衣服同样足够,就是偶尔吃顿肉都没问题。更何况盐户都在海边,谁家还不偶尔打鱼,再加上海边养些鸭子,那一家的日子美得很,和过去穷得连衣服都舍不得穿,一个个光着脚在盐卤中烧的日子比起来,简直就是做梦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