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过了祭灶,家庭主妇要拆洗被褥,洗好大人孩子们年上要穿的衣裤。条件好的,要给孩子买身新衣服过年。有小女孩的,要去街上买些五颜六色的纸花,过年时插在小辫子上,好看。到腊月二十七八,家家蒸馍头炸圆子。农村老百姓有一个信条,平时不能不节省,过年不得不风光。能把辛辛苦苦一年挣下来的积蓄全部拿来打肉买鱼。分量虽不多,每样多少有点,新年来个把客人,连一碗像样的菜都端不出,也就太没面子了。
年根,至于打扫房舍,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买红纸找人写春联等这些都是男人们的事。
我父亲此时也许正夜以继日地替人家写春联,族中几十户民房,加上街坊邻居,年年要送来几刀红纸写对子,一直要写到除夕上午。自家对联往往都是除夕下午写,晚饭后点灯贴。父亲年过花甲,身L不好,腰椎间盘突出,终日腰痛,能受得了这样的劳累吗?每年我在家,是父亲的好帮手,裁纸磨墨皆我包了,今年我不在父亲吃苦了。一行泪水不知不觉夺眶而出,我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
第二日凌晨四点多钟,值夜班的秦护士将我推醒,叫我收拾收拾,楼下老陈已等侯我多时了。我换上入院时自已的衣裤,匆匆洗漱完背起装着随身几件用品的蓝帆布背包,迈出病房。回头望望住了两个多月熟悉的病房,急急下楼。刚到楼底,十几位通病房和邻病房相处较好的病友围了上来。通病房的老刘塞给我两盒饼干,小钱送我两瓶罐头,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叫我路上多保重,到上海安顿下来后就给他们来信。我的眼中泪水就快落下来了,我尽量克制,不让它流下来。我双手抱拳,对他们行过罗圈礼,回身对送我下楼的两位护士说:“护士姐姐,我年轻,平时有不到之处,还望你们多多原谅。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等我眼好了,一定来看望你们。”话未说完,小秦护士已掩面跑上楼去了。小张护士拉着我的手,从白大褂前面的布兜内拿出两张面额五元的钞票,硬塞进我的背包,拍拍我的肩头,只说“保重”二字,便头也不回地上楼去了。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站在一旁接我的老陈一再催促:“再不走就赶不上南下上海的列车了,大家请回吧。”我再次向朝夕相处,亲如兄弟的病友们挥手告别。他们一直看着我上了汽车才回入病房。我向窗外看,昨夜的风雪也停了,天空还是那一弯旧时的明月。
《乡愁》阅读点评
出门在外,乡愁是不变的主题,难怪古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了。文革时期红卫兵大串联是那个年代的特有产物,尚未成年的学生凭一腔热血,南下北上,美其名曰是为闹革命,保卫毛主席。工厂停工,学生停课,各行各业歇工停业几近疯狂。从中央到地方,总分为两大派,先文斗,大字报记天飞;后武斗,从拳脚相加到枪炮连天,昨日是兄弟,今天为寇仇,难怪当时外国人惊呼:“中国人是疯了!”
作者串联本想见见大世面,当个忠于伟大领袖的造反派,不料想时运不佳,挤火车被撞伤了眼而住进了医院,因而催生出了一篇佳作——名曰《乡愁》。
斗所谓走资派——党的老干部——造反派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到丧心病狂的地步。若举例,是罄竹难书,那是扯远了。而《乡愁》中表达的,还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红卫兵接待站负责人热心联系医院,眼科秦医师的精心治疗、殷切嘱托,通房病友和两位护士小姐的送行捐赠,这些细节描写无一不是为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礼赞。
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成功,读者的情感脉搏随着这些描写而跳动。转院去上海治疗前夜在走廊上和病床上的大段描写,让思乡之情到达顶峰。作者想象父母盼儿回家的情态,乡亲忙年的热闹景象,老父亲为乡邻书写对联的辛劳等等,无不寄托那份融于骨子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