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塞北的精悍气血与江南的衣冠礼乐 (第5/12页)
施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朝的政治稳定性也并未变好太多。盖司马氏虽得天下过于诡诈,<span
class="mark"
title="“(晋)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参见《晋书·宣帝纪》。">
但其正统性历经百年已为人默认,而南朝诸帝由于多系篡僭上台,依照传统的儒家观念来看,其正统性有严重问题;这激励了无数野心家的想象力,人人皆觊觎神器,这还仅是对内的一面。对外的一面,北朝已逐渐稳定下来,并且开始有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南朝武力不济,却又不能在与北朝的竞争当中认输,因此必须强化自己作为正朔所在的特性,坚持儒家的观念,可这又会放大自己正统性缺失的问题。这种两难困境,导致皇朝处在严重的不稳定当中。
<span
class="bold">2.文化的重构与传播
南朝的皇帝无法化解现实的困境,所以在纠结中开始寻求新的普遍理想的支持,这在萧梁一朝表现得极为明显。一方面,梁武帝极度佞佛,曾四次舍身同泰寺,最后一次舍身时,梁武帝召集僧俗举办大法会,不再回到皇宫,并大赦和改元。大赦、改元意味着万象更新与民同庆,梁武帝不以儒家礼仪来行此礼,却以佛教的仪式来做。<span
class="mark"
title="[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6—147页。">
这实际上意味着梁武帝力图以另一种普遍理想刷新自己的统治正当性,刷新梁朝的政治意涵,冀图以此来克服掉自己篡权上台的正当性缺陷,以绝贼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