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12页)
泛舟常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走到藏书阁前,欧阳守道停下脚步,说道:“这里藏书万卷,经史子集,应有尽有。你若有闲暇,可多来此处,与古人对话,与圣贤交流。每一本书,都是一位智者的心血结晶,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与孔子论仁,与孟子谈义,与孙子言兵。”文天祥望着那古朴的藏书阁,朱漆大门上的铜环泛着岁月的光泽,屋檐下的匾额字迹苍劲有力。他心中满是向往,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沉浸在书海之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他想象着自己在藏书阁中翻阅古籍的场景,耳边似乎响起了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眼前浮现出无数先哲的面容。
“先生,如今国家危难,外敌入侵,百姓受苦,学生该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报效国家呢?”文天祥忍不住问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渴望,迫切地希望得到指引。他想到边境百姓的苦难,想到朝堂的腐败,心中焦急如焚,渴望能找到一条拯救国家的道路。
欧阳守道欣慰地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地说:“求学之道,贵在知行合一。你既要熟读圣贤之书,领悟其中的治国安邦之理,又要关注时事,体察民情。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方能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你要像古代的贤相名将一样,既能在书房中钻研学问,又能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在朝堂上为民请命。”欧阳守道的声音坚定而沉稳,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种子,种在了文天祥的心中。他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文天祥前行的道路。
文天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欧阳守道的话铭记于心。此时的他,站在白鹭洲书院的土地上,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虽然充满艰辛,但他坚信,只要心怀壮志,砥砺前行,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这风雨飘摇的南宋,撑起一片天。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他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许布满荆棘,但他绝不会退缩,因为他的心中有信念,有责任,有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爱。
二、名师授业:羽扇挥毫传大道
1255年,宝祐三年3月至8月,从惊蛰万物萌动到白露秋意渐浓,白鹭洲书院始终被浓厚的治学氛围所笼罩。春日里,暖阳穿过雕花窗棂,在课桌上洒下铜钱大小的光斑,与学子们翻动的书页相互嬉戏;盛夏时,蝉鸣在古松虬枝间此起彼伏,却丝毫扰不乱书斋里的静谧,反倒与诵读声编织成独特的韵律;初秋的凉风裹挟着桂子香气,轻轻卷起案头书页,墨香便顺着风势,在回廊与庭院间悠悠流转。
彼时的南宋,正处风雨飘摇之际。北方边境,蒙古铁骑如恶狼般肆意践踏川蜀大地,利州、沔州的百姓扶老携幼,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哀嚎声随着江风传至千里之外;临安朝堂上,贾似道及其党羽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的交易在暗巷中频繁发生,奢靡之风盛行,与百姓的苦难形成刺眼对比。
而在这青山绿水环抱的书院里,20岁的文天祥却如同一株扎根知识沃土的青苗,贪婪地汲取着养分。他面容清俊,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英气,常年苦读让他的眼底略带青影,却无损眼中灼灼的求知光芒,鼻梁高挺,嘴唇紧抿时自有一股坚毅。